“湾区标准+佛山速度”,佛山首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发展平台正式落成
佛山首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发展平台——佛山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佛山综保区”)迎来重大进展!
4月2日,佛山综保区通过了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7个国家部委的联合验收,标志着广东省第13个综保区正式落成。这将为佛山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新的战略支点。
数年磨剑终成锋
从蓝图到现实走出佛山速度
2021年12月,广东省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佛山综保区。2023年11月22日,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让佛山跻身“综保区俱乐部”,这座以制造业立市的万亿级城市,终于补上了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关键拼图。
“我们以‘湾区标准+佛山速度’重构建设时序表。”佛山综保区管理局负责人在验收现场介绍,项目采取“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推进模式。在国务院批复后,迅速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议事协调机构,实行月度例会制度,全力推动佛山综保区建设工作;以2024年11月22日为最后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并联推进,实施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高峰期日均投入施工机械300余台,各项基础设施在7个月内全部如期完成并符合海关验收标准,跑出了重大项目建设的“佛山加速度”,于2024年12月26日通过广州海关组织的预验收。
枢纽能级再跃升
立体交通网赋能全球资源配置
佛山综保区位于顺德区杏坛镇七滘工业园,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合约1695亩)。优良的区位优势构建起辐射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矩阵:东接广州南站与深中通道经济动脉,南抵顺德新港外贸码头,西联规划中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北通广州白云国际空港。作为湾区“一小时经济圈”重要节点,这里可实现1小时覆盖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国际机场,2小时通达港澳,形成“空港+海港+公路港+信息港”四港联动的独特优势。
未来,佛山综保区将与一路之隔的顺德新港打造“区港联动”通关模式,实现“保税功能区+港口作业区”的无缝衔接,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提升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为全球供应链注入湾区效率。
产业矩阵再升级
佛山综保区带来发展新动能
佛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保税区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特殊功能,在区内可以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
佛山综保区将立足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珠江西岸产业“桥头堡”的优势,重点引入发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跨境电商、黄金珠宝、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10大业态,着力于国际先进制造业加工中心、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区域销售服务中心、保税研发设计中心、全球检测维修中心等5个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企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此外,作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发展平台,佛山综保区还将利用佛山市与马来西亚芙蓉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契机,探索建设马来西亚(佛山)产业园,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将加强与香港科创界合作,研究“香港科技+佛山制造”的具体合作方式,发展保税研发项目。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配套天赋异禀……在奋进新质发展的“攀登赛”中,佛山综保区巨力引擎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破茧突围
打造佛山对外合作的新高地
作为万亿级城市佛山的首个综保区,佛山综保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招商。在建设前期,即成立佛山市综保区管理机构,遴选确定国资公司作为运营开发主体,高质量推进佛山综保区开发建设。
联合验收组听取了佛山综保区建设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保税区范围内的卡口设施、查验平台、监管仓库、检验检疫区、围网、道路设施、综合大楼等相关配套设施。联合验收组充分肯定了佛山综保区的建设成效,一致同意佛山综保区通过联合验收。
佛山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作为业务统筹部门,将充分发挥好佛山综保区平台载体作用,加速引进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打造货物通关快速通道;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以制度型开放为抓手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为佛山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接下来,佛山综保区将拿出“争一流”的气魄、“勇担当”的决心、“善创新”的精神,担负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任,勇当对外开放发展“排头兵”,力争打造成佛山制造业优势的集成器、佛山综合创新的试验场、佛山未来发展的突围点、佛山对外合作的新高地。
未来,佛山将进一步做细做实“保税+”大文章,加快推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展保税区功能业态,强化产业招商、产业联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佛山综保区,推进贸易便利和开放创新,持续释放国家级开放平台带动效应,全力打造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