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磁极”引雁南下
自4月26日在南京签约后,博士余全明便着手梳理佛山产业发展脉络,即将入职佛山市顺德区战略人才发展促进中心的他坦言:“要把产业政策吃透了,才能快速融入工作节奏。”
凤栖岭南春,才涌珠江潮。“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省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成功举办以来,大批人才选择佛山。近日,记者连线多名南京站招聘活动签约者,透过他们的选择,来看佛山的“人才磁极”效应。
乡情牵引学子归来
“佛山是故乡,回来发展心里踏实。”南京邮电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徐胜松说,选择签约家乡企业佛山市高明亚太建材有限公司,核心原因是“离家近”。除了乡情牵系,现实因素同样关键,“企业开出的薪酬水平在应届生中颇具竞争力,我很满意。”
自4月26日确定意向以来,他持续与企业保持沟通,深入了解管培生培养体系及岗位需求。目前仍在南京处理毕业设计的他,计划在六月、七月入职。得知他的选择,亲友们纷纷点赞,“既能陪伴家人又有发展前景,很不错!”
被乡情牵引的,还有南京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应届毕业生刘建桐。作为家中独子,他签约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选择里多了一份责任担当,“照顾父母是我的必选项。”根据培养计划,他未来将先赴集团下属企业进行基层锻炼。谈及竞争优势,这名南海小伙信心满满,“熟悉本土环境且精通粤语,能快速融入团队。”眼下他正全力准备毕业论文答辩,计划5月底返佛报到。
不同于佛山籍学子,南京籍应届生刘健强跨城签约佛山金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重的是佛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潜力。
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岗位与他所学的信息工程专业高度契合,佛山的人才政策更令他心动,“可以去申请人才公寓,这对异地就业很有吸引力。”虽未曾踏足佛山,但他已开始利用毕业间隙研习岗位相关知识,期待参与人工智能项目落地实践。
“人才磁极”效应凸显
当应届生带着青春朝气涌入时,佛山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效应同样显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余全明的选择颇具代表性:这位老家在河南信阳,曾在上海从事区域创新研究的学者,最终将事业坐标定在顺德,成为佛山“引智”的典型代表。
“佛山制造业基础雄厚,隐形冠军企业众多,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布局与我的研究经历具有相关性。”他直言,产业匹配是南下发展的核心动力。
余全明曾在佛山生活过,在他看来,佛山是一座低调的城市。这里生活成本低、生活环境舒适、人才政策给力,是吸引他的重要因素。更令他看重的是佛山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这里搞科研需围绕制造业展开,与上海的创新产业化路径不同,但同样充满优势和机遇。”
他的选择,印证了佛山低成本生活、产业适配、政策兜底组合拳的成效。他期待能尽快来佛山工作,目前已在梳理顺德产业相关内容,以便入职后能快速适应。
高层次人才的选择,指向了更深层的城市愿景:佛山需要从服务制造业出发,为未来产业布局贡献力量。当越来越多科研人才选择佛山,一场关于人机共舞、低空翱翔的产业革命正在破茧。
以城之名,许你未来。随着更多青年才俊的加入,佛山的产业活力与创新基因,必将迸发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