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投

图片

石湾莲峰书院这场老照片展,藏着南国陶都百年风云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08 14:46:58 字号: 分享至:

  近日,“陶城春秋—石湾印象历史图片展”在石湾镇街道莲峰书院开幕,展览通过窑迹、匠心、窑宝、陶然四个主题,展出一百八十多幅珍贵老照片,时间跨度近百年,为观众清晰梳理出南国陶都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窑火兴盛到近现代产业转型的历史脉络,生动呈现了一部鲜活的石湾陶瓷发展简史。

  此次展览的照片来源广泛,包括佛山摄影家杨耀桐、陈叶熙、潘炳森、霍达炎的摄影照片,以及陶艺家曾力、曾鹏,收藏家林棠和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珍藏多年的旧照。

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中山纪念堂。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蕴含着石湾陶前辈一段段感人的历史。

  最早的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中山纪念堂。照片中,广州中山纪念堂庄严肃穆,受寒冷天气影响,人们身着厚大衣或中式服装。而纪念堂屋顶上一排排的琉璃陶瓦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均产自佛山石湾。

  历史上,石湾瓦素有“甲天下”的美誉。民国时期,国内耐酸陶瓷严重依赖进口,石湾开始创烧耐酸陶瓷,以上利亚号陶窑厂为代表,当时其生产的陶瓷能经受66度浓硫酸的腐蚀,并获得了政府部门颁发的产品合格证书。此后,上利亚号陶窑厂承接了不少国内外订单。

  上世纪60年代,广州中山纪念堂修复部分破损的琉璃瓦,也是在石湾采购。据石湾龙窑营造与烧制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蒙文德回忆:“1963年,我在石湾建陶厂看到工人们兴奋地指着蓝色的琉璃瓦和脊构件卷尾等,说这些定制产品是用于修复广州中山纪念堂琉璃瓦的 。”

  展览中,还有一张拍摄于1952年广州人民美术社陶瓷雕刻工场创办时期的照片,该工场于1958年合并到石湾美术陶瓷厂 。照片里,青年陶艺人员正满脸欣喜地走进陶瓷雕刻工场上班。

  当时参与陶雕花板制作的老工匠陈先生回忆说:“那时候整个石湾陶艺人都为能参与这样的大工程而感到自豪,大家齐心协力,日夜赶工……”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制作现场的情景,还见证了石湾陶在当时的高超技艺和广泛影响力。

  一位曾在工场工作的老师傅回忆往昔:“那时候条件艰苦,大家都是凭着对陶艺的热爱在坚持。我们每天早早来到工场,从揉泥、塑形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虽然工资不高,但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型,就觉得特别满足。”

左二为南风古灶,右一为高灶。



   石湾公园湖边小亭侧面的照片,定格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石湾公园风貌。照片里的4个烟囱,是当时石湾陶瓷产业繁荣的象征。高灶、南风灶以及另外两个灶,共同见证了石湾窑火的生生不息。据了解,这些窑不仅烧制出了众多陶瓷产品,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陶艺人才。展览中还有石湾著名陶艺家曾鹏幼儿园时期的照片,充满了童真童趣。照片中,小小的曾鹏吹着口琴,同学们光着脚丫围坐一旁,还模仿吹口琴的动作。

  自开展以来,此次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石湾本地居民陈晓东感慨万分:“看到这些照片,就像回到了过去,很多场景都是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那时候石湾到处都是窑厂,烟火气十足,这些照片太珍贵了,帮我留住了记忆。”

  “00后” 市民罗洁莹谈到:“作为一个陶艺爱好者,这次展览让我对石湾陶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老一辈人传承石湾陶艺的不易,由此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工作。”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欢迎广大市民前往石湾莲峰书院,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陶文化之旅,感受石湾陶瓷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历史底蕴。